在混亂的五代十國,造就了武力至上的觀念,有兵便是王,刀子便是理,也造就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軍頭,大軍頭管着小軍頭,小軍頭有些時候也會逆襲成大軍頭,全無上下尊卑,憑的就是手中的刀利不利!
趙匡胤的陳橋兵變在曆史上一直是個謎團,按照趙宋的說法,陳橋兵變的時候,太祖是不知情的,是被黃袍加身的。
這個說法若是放到其他時間段那是要被人笑話的,但是放到五代十國就很正常了,因為這是五代十國的一個傳統。
後周太祖郭威,就是在北上抗遼途中發生兵變,将士撕黃旗披于其身,而被擁立為帝的。這樣的兵變一旦成功,參與其中的将士就成為開國功臣而大獲利益。因此兵變不僅對于其首領,而且對于将士們來說,都充滿了利益的誘惑。
黃袍加身在五代十國不是個例,亂世讓人們知道了一個道理,隻有跟着強者才有未來!
周世宗柴榮意外逝世,留下了孤兒寡母,在五代十國這樣的混亂背景下,根本就得不到大小軍頭的認同,将士們對後周的前途産生了迷茫,趙匡胤的武力成為了趙匡胤最耀眼的資曆,陳橋兵變也就順理成章了,至于說是不是趙匡胤策劃的,真相已經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趙匡胤出身官宦世家,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夫,以後的一系列操作展現了趙匡胤成熟的政治手腕,進一步穩定了人心。
建立宋朝後,對于關系政權安危的各類人員,趙匡胤都迅速給予賞賜與安撫。
首先是對參與或支持兵變的“開國功臣”,如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铎、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等,以及策劃兵變的幕僚和自己的智囊團,如劉熙古、趙普、呂餘慶、沈義倫、李處耘等,分别予以重用;
其次是對原來後周的文式大臣一概留任,并對領有重兵的将領加官晉爵,如防禦遼軍至關重要的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韓令坤、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钊,以及駐守潞州的李筠和駐守揚州的李重進等等,這時都升了官。
同時封柴宗訓為鄭王,讓他遷居西京洛陽,并禮遇原先臣屬于後周的割據政權。
新建的宋朝隻控制了首都開封及部分地區,各地節度使大多觀望局勢變化。後周昭義軍節度使、駐守潞州的李筠是後周建國功臣,抗擊北漢的主将,資曆遠高于趙匡胤,對趙匡胤代周建宋十分不滿。但李筠不敢立即起兵,直到四月才與北漢結盟,率軍向開封讨伐趙匡胤。趙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懷德等分道迎擊,到六月親率大軍對付李筠,将李筠包圍在澤州城中。破城之後,李筠投火自殺。
宋軍繼而進攻潞州,李筠之子李守節投降,趙匡胤平定潞州。
李筠舉兵後,駐守揚州的李重進派親信翟守詢前往聯絡,試圖聯合李筠共同舉兵。不料翟守詢到開封向趙匡胤報告了這件事情,趙匡胤為了防止李重進與李筠南北呼應使局面複雜,便讓翟守殉說服李重進暫緩發兵。翟守殉回去照辦。趙匡胤還遣使賜李重進鐵券誓書,穩住李重進。到九月李重進在揚州起兵時,李筠早已平定。趙匡胤派石守信領兵讨伐,十月趙匡胤再次親征,十一月即攻破揚州城,李重進全家自焚而死。
趙匡胤平定李筠和李重進叛亂後,其他心懷不滿而勢力不濟的地方藩鎮隻得屈服,趙匡胤基本穩定政權更替後的局勢。
穩定了政權之後,趙匡胤開始考慮如何鞏固新成立的趙宋,因為趙匡胤很清楚,一旦自己發生了意外,那麼兵變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靈亂三國 我靠演技征服全宇宙[穿書] 重生1984老婆孩子熱炕頭 系統助我重振大明 在年代文裡逆襲 養嬌嬌 長生從娶妻開始 四個大佬想攻略我 我渣過的男主黑化了 尋寶全世界 重生後成了大佬的小撩精 敗者暖床 醉吻 廢柴黴神靠美食轉運 我的江湖往事 今日宜可愛 重生成豬,能吃就無敵 隻想做個纨绔 快穿之強勢追夫 那個男二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