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們不是主導者,可隻是參與其中,或多或少的也能分潤一些功勞,足夠将他們擡進太廟了。
有時候,運氣就是這麼的重要。
隻要跟對了人,那就算什麼都不做,也能功成名就,勝過無數人的努力。
反之,要是跟錯了人,那就是再努力也沒用。
“啊這!”
帝辛一想,還真是這個理。
這群諸侯裡,除西伯侯外,都沒什麼能力,但他們跟對了人,沾了姜黎的光,全都混上了大功勞。
真要以此事為由,把他們全都送進太廟,也确實說得過去。
畢竟,他們這些人要是全都進了太廟,豈不是從側面烘托了改革祭祀之禮的重要性,實乃千古未有之大功。
若非如此,豈能一口氣将數百個諸侯送進太廟?
“黎侯說的有理,但參與此事的諸侯太多了,不可能全部送進太廟,最多隻能選一些代表。”
帝辛終究是臉皮薄,無法像姜黎那般,厚着臉皮說把所有人都送進太廟。
他還是要考慮影響的,送一些代表進去就行了,要是把諸侯全都送進去,别人怎麼看他?
手下的諸侯全都進了太廟,上古賢王都不行,唯有傳說中的聖王方能如此。
聖王者,僅次于聖皇。
在亞聖之中,都能算是第一檔。
若有機會,帝辛還是十分想當聖王的,可他配嗎?别說是聖王了,就是賢王他都不配,聽着都要臉紅。
看看如今大廈将傾的大商,不罵他一聲昏君,他都能笑出聲來。
要是沒有碰到姜黎,帝辛甚至懷疑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那真是連昏君都不如。
“大王不必妄自菲薄,改革祭祀之禮這件事,是在您的主導下完成的。未來無論如何,一個賢王的尊号都是跑不掉的。”
“既然是賢王,那手下有一群賢臣不是很正常?把天下諸侯送進太廟沒什麼的,反而會顯得您這個賢王更有含金量。”
見帝辛一臉不好意思的面子,姜黎勸道。
有賢臣未必有賢王,但有賢王的話,肯定會有一大批賢臣。若不知人善用,如何能體現出賢王的賢名?
姜黎假定帝辛是賢王,那他有一批賢臣,随着他一起配享太廟,不是一件完全合情合理的事嗎?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這種時候心虛,反而會顯得自己這個賢王的稱号有水分。
“黎侯,莫要再說了。這賢王的名号怎麼來的,别人不清楚,你我還能不清楚嗎?”
帝辛承認,在臉皮這方面,他遠遠不如姜黎。反正他做不到一本正經的誇自己。
若無姜黎,帝辛能不成為亡國之君,就算成功。
可有了姜黎,僅僅隻是一件改革祭祀之禮的事,就把處于亡國邊緣的他,直接捧上了賢王的位置。
說實話,但凡大商的局勢好上一些,帝辛都能大大方方的認下賢王這個稱号。可看着風雨飄搖的大商,賢王二字,真的是無處談起。
“大王是覺得功績不夠?這也簡單,給他們加些功績就是了。”
“如今四方鬼神對大商來說已經沒用了,甚至還會拖累大商。剛好,大王也想斬斷大商與四方鬼神間的聯系。”
“既然如此,大王索性尋個機會,率領天下諸侯把四方鬼神給滅了。”
“這樣一來,功勞不就有了嗎?覆滅四方鬼神之功,加上改革祭祀之禮之功,難道還不夠将天下諸侯擡進太廟嗎?”
“若是這還不夠,我還有辦法。大商祭祀四方鬼神,本意是祈求他們保佑風調雨順。而滅了他們之後,這部分職責就會出現空缺。”
“剛好,諸侯有功,大王可以把這些職責分給他們,封他們為各自國家的守護神,保佑家國風調雨順。”
“而這時,也無需将他們擡進太廟了,不若在太廟之旁再立一神廟,專門祭祀他們。”
“反正四方鬼神已經沒了,幹脆把這些諸侯當成四方鬼神祭祀就算了,同樣能享天下祭祀,地位與太廟先烈同尊不說,權柄還更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異世之科舉修仙路 (網王同人)[冢不二]就在這裡 紅旗招展的歲月 海棠花未眠+番外 難産夜,傅總在陪白月光分娩 重生後成了病嬌大佬的小嬌夫 不明人物 穿成頂流他老闆 天晉帝國 我家師尊有點萌 逆天雙寶:王爺終于被翻牌了 夜遊所孟/黑茶+番外 從漫畫穿越出來之後 海棠帳中香,明月入懷 好久不見(GL)+番外 錯負+番外 钰禾 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 團寵美人有馬甲 賣保險的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