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遠來是客10
安陽鎮城外,一身着灰色長袍頭戴方巾背竹編書箱的年輕書生正站在一石碑前細看碑文。
這石碑還很新,上面富陽路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底下用小字寫了來曆。
清河村,方家,方文林……這不正是他要找的人嗎?!
劉知在安陽鎮陸宅同樣吃了閉門羹,陸老夫子不在家,他隻得先尋了客棧暫做休整,待第二日再去找他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正是年關,城中熱鬧,問路打聽毫不費力,順着好心人所指方向剛出城門不遠他便看見了為他指路的好心人口中的好路。
富陽路,據說是才修的新路,平整開闊,直通清河村,他隻需要順着這條路一直走即可。
看過石碑,劉知搓了搓冷硬的手指,轉身面朝大路闊步前行,這條路上還有許多往來的行人,聽口音不似同一個地方來的,仔細打聽過後才知這些人都是其他村鎮的,隻不過因為這條路好走才過來借道的。
也是不巧,這麼多人中并無清河村人士,但他并不慌亂,因為這條路就是最好的指引,一點不擔心走岔了迷路。
劉知家貧,老家在大山深處,山路困苦崎岖,他自幼便練就了好腳力,在這寬闊平地上舉步生風,一點不比身旁其他同路的農人慢,這讓那些一道的人很是詫異。
這白面書生看着弱不禁風的,沒想到一雙腿腳倒是利索有力。
直到走到大路盡頭拐進村子,劉知才明白為什麼這年節時分卻連一個上街采買的清河村人都沒遇到。
還是因為這條富陽路。
過了刻着清河村石碑再走上不算久的村路就可以看見清河村村口,村口有一棵不知多少年的大樹,大樹底下的空地上好不熱鬧。
因為那些别村的人都來借道,自然而然地,這交叉路口便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集市,擺攤的大多是清河村本地人,賣的也都是些自家養的雞鴨鵝或是自家種的菜,亦或是家裡做多了的腌菜之類的,也能看見有女娘哥兒在賣自己繡的手帕或者編的彩繩。
除了清河村本地人,還能看見幾個衣着各不相同的貨郎,所謂貨郎就是挑着扁擔行走在各個村子之間叫賣貨物的人。
很多偏遠的村子出行困難,基本日常所需都靠這貨郎。
劉知老家的村子便是這樣。
他家在大山裡,幼時最期待的便是每月一來的貨郎,那時候他覺得貨郎挑的扁擔籮筐裡裝着這世上所有的好東西。
豆糕、饴糖、泥人兒、酥花生,還有漂亮的年畫。
思及此,劉知有些感慨,想當初便是那一張色彩豔麗的年畫讓他生出了原來這世上還有這般美麗而神奇之事物,竟然隻是用畫筆和顔料就可以描繪出萬事萬物的想法,從而才讓他将畫之一道鑽研至今。
“這位老爺可是看上了哪樣東西?”許是被盯着看久了,那賣東西的貨郎便主動出聲詢問。
農人是不太懂讀書人那些事的,什麼功名不功名的,是童生還是秀才,他們也看不出來,故而隻要是見着穿着書生打扮的一概稱呼其為老爺。
在他們的概念裡總歸這些讀書人以後都是要當大官的,這麼叫總沒錯處。
“可有年畫?”劉知心底讪笑,想當初他也是個上房揭瓦鬧得家裡雞飛狗跳的泥猴子,現在衣服一換就成老爺了。
那貨郎原以為這些個貴人是瞧不上自己這些東西的,剛也隻是順嘴一問,沒想到這年輕老爺還真要買,立刻笑容滿面地從籮筐裡摸出幾張紙來。
“有的有的,不過我們這些泥腿子的東西自然是比不得那書畫堂的,老爺您看看可還喜歡?”
貨郎一共拿出來三張,劉知接過拿在手裡細看。
這紙張一看一摸就知是那最便宜的貨,薄而微微泛黃,怕是稍不注意就能給弄破了。
他又認真打量紙張上的畫,因為是過年張貼的年畫,故而畫師都是用的重彩,反正怎麼喜慶熱鬧怎麼來。
依他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年畫都畫的太粗糙,但卻能從一些細枝末節處看出作畫之人是極盡可能地認真對待,力求每一張畫都能體現出團圓圓滿之意。
故而雖然畫技差了些,但畫作整體給人的感覺卻是和諧美滿的。
這定然是出自一位常年畫年畫的老人之手。
劉知在三幅年畫裡挑了一張小兒戲圖,上面一共有三組喜慶的娃娃,一組在放爆竹,一組在吃糖葫蘆,還有一組是蹲着的,他們正在看一隻憨态可掬吐着舌頭的小狗。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豪門女配不想破産 我的淘寶成精了+番外 穿越成最大反派的白月光 穿書妻主,逃荒娶夫忙 地球今天也要賺錢養月亮+番外 快穿:要命!大佬唯獨盯着我! 錦繡人生[快穿] 穿成反派白月光(穿書 一響貪歡後,喜提傲嬌瘋批豬隊友 穿成首富千金後,女修殺瘋了 不明不清 開局聚寶盆,斬妖得長生 隻和修為最高的人做朋友 三嫁 我輩女修當自強 是柑橘的甜美氣息+番外 全世界都在等你心動+番外 皇冠不能掉[網遊]+番外 玫瑰之下 大夏聖庭,滿朝盡是千古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