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趣閣

書趣閣>曆代王朝更叠圖片 > 第57章 孔子的生平事迹(第1頁)

第57章 孔子的生平事迹(第1頁)

孔子的影響力使他成為後世人們尊稱的“至聖”。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的主線就是“樂禮善學,尚中貴和”的儒學精髓。又一次把這位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推到了曆史的巅峰,各個國家相繼創設孔子學院更是其影響力的體現。

那麼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出身卻一直以來沒有确切的定論,雖然英雄不問出處,但是作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出身也是大家較為關注的話題。

第一種說法,孔子就是“私生子”。

《史記·孔子世家》中這樣記載:“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與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蔡尚思主持編着的《孔子思想體系》一書中提到孔子的母親顔氏一直向孔子隐瞞有關其父的情況。孔子也曾對弟子們說“吾少賤也”,從上面我們可以得出孔子是私生子并不是空穴來風。

第二種說法,“不合規矩的結合:謂之野合”。

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纥(叔梁為字,纥為名),母親為顔徵在。叔梁纥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人品出衆,建立過兩次戰功,因曾單臂托住懸門讓沖進城池的部隊撤出而聞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依照當時的禮儀不宜繼嗣,于是又與年輕女子顔徵在生孔子。

這個說法中,叔梁纥結了兩次婚,生了九女一男,這樣他的年齡應該已經很大了,但是為了傳宗接代必須還得生一個健康的兒子,他必須再結一次婚,這樣他就找到了顔氏,然後生下了孔子。司馬貞《史記索引》記載:“今此雲野合者,蓋謂梁纥老而征年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雲野合,謂不合禮儀。”

第三種說法,“祈求賜子”、“夢孕而生”。

據《論語撰考谶》稱,孔子是黑帝之後,“叔梁纥與徵在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另外在這本書裡還提到有關顔氏在夢裡懷孕生下孔子的說法。這些說法固然不宜采信,但是也為孔子的傳奇身世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

無論孔子到底是私生子還是“野合”而生,他的童年生活都充滿了正常孩子難以想象的坎坷。孔子才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叔梁纥就去世了,孔子的母親十幾歲就嫁給了他的父親,沒過幾年就做了寡婦,夫家因此嫌棄她,不允許她去送葬。孔子長大以後想去父親的墓地祭拜,他的母親也無法指出叔梁纥墓地的确切地點。直到孔子的母親去世後,才有人告訴了他父親墓地的位置,使他得以将父母合葬。

不過孔子畢竟是魯國這個禮儀之國的大夫之子,受到了一定的熏陶,他小時候做遊戲,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玩些小孩子遊戲,而是模仿大人們的祭祀禮儀,擺上一些祭祀禮器,然後行禮如儀。

孔子自幼好學,而且聰穎機敏,很快就聲名遠播,魯國的大夫孟厘子,彌留之際囑咐他的繼承人孟懿子說:“孔子是聖人商湯的後裔,祖上有很多名臣賢士,我聽人說聖人的後代即使不能做國君,也必當出現顯達之人。現在孔丘年紀輕輕就精通禮法,豈不是顯達之人嗎?我卒以後,你一定要以他為師。”孟厘子去世以後,懿子果然帶着弟弟南宮敬叔拜孔子為師,向他學習禮法,後來南宮敬叔還曾經随同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去遊學。

孔子年少時雖然家貧而且地位低賤,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放松過各方面的學習。史書上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以‘長人’而異之”,先秦時候的一尺,相當于現在的0.66尺,推算下來,孔子的身高至少在2米左右。有了這樣優越的身體條件,孔子廣泛涉獵周代貴族教育中“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其中“射”即是射箭,“禦”即是駕馭戰車,這兩樣都是在激烈的戰場厮殺中才會用到的技能,孔子以精擅六藝聞名于天下,可以肯定的是他對于射箭和駕馭戰車都十分精通。

除此以外,孔子還精通兵法,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意思是平時不對老百姓進行軍事訓練,一有事就倉促征召其上戰場,這無異于叫他們白白送死。所以,雖然主張“仁愛”,倡導和平、反對戰争,但孔子深知身當亂世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是立國立身之本,因此他非常重視“足食足兵”。季氏是魯國大夫,孔門弟子冉有曾為他将兵打仗。勝利歸來,季氏問冉有:“先生的兵法是跟誰學的?”冉有說:“自然是跟老師學的。”以此看來,孔子很可能是一位深通兵法的大行家。

為了将自己一身所學傳授給更多願意學習的人,孔子打破了貴族對于學校教育的壟斷,創辦了私學,廣招社會各個階層之人入學。在他的弟子中既有孟懿子、南宮敬叔兄弟這樣的貴族公卿,也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甚至有改邪歸正的大盜,其中子路原是不知禮的“野人”,仲弓之父為“賤人”,子張出身于“魯之鄙家”,顔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孔子因材施教的悉心教導,這些經曆、資質各不相同的弟子大多都成了才,并且形成了“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這樣蔚為壯觀的成果。為了紀念孔子的為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後人将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和“萬世師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幾乎所有的士人學子都成了孔門弟子。儒學思想甚至遠播海外,對東亞乃至世界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當時中原各國的政權被卿大夫占據,進而又落入大夫的家臣手中,各國因權力争奪而爆發的内亂此起彼伏。晉國在卿大夫的把持下,常常向東方挑起戰端,而南方又有殘暴好殺的楚靈王屢次北侵。魯國是既小又弱的國家,而且又靠近大國齊國,地位十分尴尬,如果依附楚國則會得罪晉國,如果依附晉國,楚國又會前來讨伐,如果稍稍放松對齊國的防備,齊國又會侵犯魯國的領土。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孔子踏入了仕途,孔子的第一份職位是委吏,也就是主管倉庫的小吏,後來又做過主管畜牧的小吏,可以說孔子官場生涯的起點并不高。不過,機會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悄然到來。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齊景公與晏嬰到魯國來訪問,此時孔子在魯國已經頗有聲望,還收了不少弟子。齊景公聽說了孔子之名,便特地向孔子詢問治國之道,并舉出秦國的例子問:“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孔子說:“秦國雖然是小國,但國君胸懷大志,雖然地處偏僻,但行事方正,善用人才。秦穆公與百裡奚傾談三日,聽取為政的道理,有了這樣的國君,取天下也不是不可以,稱霸隻是太小的成果了。”齊景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對這個頗有見地、思想深遠的魯國年輕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幾年以後,魯國掌握大權的三家卿大夫聯合起來攻打魯昭公,魯昭公潰敗,于是就逃到了齊國,齊景公便将魯昭公安置在乾侯邑。此時魯國政局一片混亂,孔子也逃到齊國避難,并且投奔在齊國大夫高昭子門下做家臣,希望能通過他面見曾經贊賞自己的齊景公。

不久之後,齊景公果然召見了孔子,并且向他詢問如何為政,孔子很爽快地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當時齊國大權正被大夫田常所把持,齊景公正苦惱于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情況,聽了孔子此言十分贊同:“您說得是,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食物,我也吃不到啊!”

過了幾天,齊景公又向孔子問政,孔子說:“為政之道關鍵在于節财。”齊景公便想以尼溪田封孔子卻被晏嬰勸阻了。晏嬰認為儒家學說華而不實,既不能教導别人為臣下的道理,也不适合教化風俗,更不應該用以治國。于是齊景公以後會見孔子,就不再詢問孔子擅長的禮制學問了。

過了幾天,齊景公對孔子說:“我沒辦法給予你像季氏在魯國那樣尊崇的地位,不過我可以給你像魯國的孟氏那樣的地位。”魯國有三卿,其中季氏是上卿,地位最為尊貴,而孟氏是下卿,沒有實權。即便如此,孔子身為初來乍到的異國人,竟然能在齊國得到下卿的地位,還是引起了齊國大夫的嫉妒,他們打算聯合起來陷害孔子,孔子聽說了此事便向齊景公求助。齊景公歎息了一聲說:“我老了,不能任用您的大才了。”孔子聽了這話,隻好離開齊國,返回魯國去了。

齊國一行雖然沒能讓孔子留在齊國這樣的大國中得到顯赫的地位,但是由于他在齊國很受齊景公的器重,因此他在各國間的名聲也越來越響,魯國的當權者也逐漸注意到了他。幾年以後,魯定公将孔子任命為中都宰,孔子的工作很有成效,一年以後,各國都來效法他的做法。因此,不久以後孔子就升任了司空,後來又升為大司寇,此時的孔子已過知天命之年。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抱主子大腿  命隻剩半年,下山被丈母娘退婚  撲倒那個禁欲系+番外  女尊之小徒弟  誰都想搶我男朋友+番外  女尊之解戰袍  NBA:爆框野獸,科比嗨了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戀與制作人同人)與他相戀[戀與制作人]/[戀與制作人]他們和你  若你遇見他[娛樂圈]  喂,你的霸總人設崩了  重生之最佳報複+番外  女尊之小皇帝+番外  他與靈根談戀愛+番外  家養小狼狗  靈妖記事  漁家小夫郎+番外  [女尊]甜牙齒  問題勇者都來自異世界  星際重生之宇宙巨星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