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怡回到廣平侯府便陪着長房老太太說話,琳霜這幾日調養得當整個人臉色好了不少,葛大太太就有想要回去三河縣的心思。長房老太太倒是同意,“再養個把月回去也好,家裡過年總是熱鬧,也免得長輩們惦記。”葛慶生的傷好的很快,每日都讓琳霜攙扶着在園子裡走動,雖說回去三河縣車馬勞動,可畢竟回到自己家中得養,再說……現在京裡亂的很,倒不能清靜地調養。長房老太太沒有将最後一層意思說出來。晚上陳允遠下衙回來,大家吃過晚飯,葛家人去西園子歇着,祖孫三代才聚在一起說話。陳允遠喝口茶,神情沉重,“也不知道皇上的身子到底如何,”說着看向琳怡,“郡王爺那邊有沒有捎消息回來?”琳怡搖頭,大約是沒有進展,周十九隻是讓人報了個平安。陳允遠放下茶杯歎氣,“一定要将人平平安安帶回來,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樣。”琳怡聽着心裡油然生出幾分的擔憂,“父親是在朝堂上聽說了什麼?”要不然以父親的脾氣,不可能說的這樣肯定。陳允遠思量片刻,決定告訴長房老太太和琳怡,“都說因谶書的事,那道士沒有命回來,這時候想要争儲位就要破了那道士的谶語。”記起收費章節(12點)記起長房老太太聽得皺起眉頭來,“這話怎麼說的?誰傳的這話誰就居心叵測。”陳允遠欲言又止,半晌才道:“偏這話是從科道傳出來的,科道有幾個言官,提起谶書說了類似的話,皇上信谶書不對,谶言說皇上能在位六十六年,這樣一來誰也不能提起儲君之事,皇上這些年駁斥言官的立儲奏折原來是道士作祟,這話原本是大家在衙門裡私談的,誰知道傳去外面就變了。”傳言從來都是越傳越離譜,加上被有心人利用,多少人因無心的一句話落得牽連全家的下場,隻要涉及政局,向來不怕牽連無辜的人。陳允遠道:“皇上信谶書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皇上開始登基時受益于谶言,一直大刀闊斧勵精圖治,為的就是迎來盛世,若是照此下去,說不得會在皇上晚年大周朝迎來前所未有的興盛。”琳怡看着父親複雜的神情,這谶書還不能不信,因為上面的确有應驗的谶言,“問題不在谶書上的谶言,而是在于解開谶言的人。同一句話讓十個人去解,說不得就能解出十個不同的結果。”陳允遠歎口氣,“可是現在皇上和太後信那些道士,太醫院的禦醫們忙着每日給皇上請脈,太後娘娘就命那些上清院的道士為皇上祈福。”長房老太太喝了口花茶,“若是郡王爺能将那道士帶回來,任憑外面有許多謠言也和我們沒有關系。”陳允遠颌首,“所以兒子才說,郡王爺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将人帶回來。”琳怡想到周十九走之前十分有把握的模樣,隻要那些道士還在陪都,要帶回京城應該不難。散布那些謠言的人,無非是怕周十九趁機脅迫道士,做出有益于皇後娘娘或是二王爺的事來。五王爺那些人已經認定周十九支持二王爺。長房老太太了解陳允遠的脾性,若是手裡有禦史受了冤枉,定然不會坐視不管,“不論禦史言官怎麼說,現在郡王爺沒有回來,你都要謹言慎行,免得着了那些人的道。”陳允遠颌首,“現在政局不定,兒子不敢攪合進去。”大家喝了些茶,小蕭氏安頓好小八姐過來說話,小蕭氏坐下來就看向陳允遠,“有件事不知道老爺說沒說。”陳允遠微微思量這才想起小蕭氏說的是什麼事。陳允遠沒說話,小蕭氏笑着道:“我娘家哥哥想和我們親上加親。”親上加親,說的就是衡哥的親事了。長房老太太看向小蕭氏,“你哪個哥哥?”小蕭氏滿臉喜氣,“原來在外放了土同知,如今已經補了知府,也是前幾日家宴才知道的,原本我也在京外,大家走動不多,最近他家的小姐來京裡,我上次見了,是個恭謹有禮的。”小蕭氏很少這樣熱切,看來是真的看上了自家的侄女。長房老太太不動聲色。小蕭氏眉宇飛揚,陳允遠卻不為所動。小蕭氏道:“老爺也見了的,那孩子真是不錯,和琳怡的性子差不多。”琳怡沒想到會在這時候說到自己,轉過頭去對上小蕭氏的笑臉。小蕭氏是性子好,熱心腸,隻是有些時候看人是真的不大準。長房老太太沉吟了片刻,“也不是不行。”小蕭氏聽得眼睛一亮,“隻是怕老爺嫌棄不是京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 (clamp聖傳同人)聖傳堕天 奉旨休夫+番外 穿水晶鞋的女巫 金宮 美人三千笑 豪門暖媳+番外 不得往生-a版 豪門主母+番外 我撿垃圾養你啊!小哥哥! 重生娛樂圈之名門盛婚 大江東去(3部) 好山好水好花兒 歡樂頌續 庶難從命 掌家娘子+番外 滿朝文武愛上我 和離後清冷太子他急了 覆手繁華+番外 昏嫁/别拿愛情說事兒+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