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紫禁城禦書房裡,英宗皇帝正看着王振一黨與百官争吵。
争吵的議題當然是禦駕親征。
作為成祖朱棣的重孫子,宣宗朱瞻基的親兒子,身上自然流淌着尚武的血脈。
他太爺爺朱棣從小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受封燕王之後更是鎮守北平,靖難時重新打了一遍天下,五次親征漠北,打的蒙古人抱頭鼠竄,赫赫武功傳遍大江南北,天下無人不服。
他爺爺就不說了,隻當了一年的皇帝,還來不及展現什麼武功。
不過他爹厲害啊,朱元璋帶着朱棣打天下,朱棣就帶着朱瞻基打蒙古,登基之後還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也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績。
雖然自己也是三次北伐,但是都不是親征,更别提打的磕磕絆絆的雲南了,這些年和蒙元、和雲南土司、和福建浙江的叛匪打了不知道多少次,國庫都快打空了,更别提自己的内庫。
要不是王振在勉力支撐,自己的内庫恐怕早就可以跑馬了。
當然,自己親爹留下的一群文武大臣也有一些功勞。
不過自己要想壓得住這群文武大臣,就必須在武功上有所建樹。
此次蒙古犯邊,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英宗皇帝不禁想起早上那一幕。
今晨,兵部收到八百裡急報,瓦剌進犯大明,也先帶着數萬人馬在大同外燒殺搶掠,連參将吳浩都戰死沙場,當真以為我堂堂大明好欺負麼?
于是他叫來王振,和他商議親征事宜。
禦書房内,英宗皇帝坐在軟榻上,對面小凳上坐着王振王公公。
英宗看了看王振,問道:“先生可知大同的事?”
王振點點頭,答道:“回皇上,内臣已經看過大同的折子。”
英宗繼續問道:“先生有何看法?”
王振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大同參将吳浩戰死,應從厚撫恤,以收軍心。”
英宗點點頭,又接着問:“還有麼?”
王振也是接着答道:“還要傳旨大同宣府諸鎮,嚴加守備,勿使蒙元餘孽越過邊牆。郕王爺的車隊已經開始起運糧食,大概十幾日便可運抵大同。内臣也讓兵部準備軍器,打算等郕王爺的車隊回來,就讓他們把軍器也運過去,朝廷也可以少征發一批徭役了。”
英宗點點頭,笑道:“我這個弟弟啊,真沒想到他搞出的買賣居然可以幫到朝廷。”
王振聽了也是笑道:“全賴陛下英明。不過話說回來,郕王殿下這個買賣當真不錯,朝廷少征發百姓服徭役,那百姓的生活就會輕松很多啊。”
英宗笑了笑,突然問道:“此次蒙元犯邊,朕打算禦駕親征,先生你看如何?”
王振聽了心中一驚,旋即答道:“陛下禦駕親征,軍心必然大振,鞑子聞風喪膽,必然遠逃漠北。”
“呵呵,先生過譽了。”英宗在軟榻上笑着說道。
王振作為一個宦官,必然挑着皇帝喜歡的話來說。不過他畢竟也是司禮監掌印,專權八年之久,已經鍛煉出一定的大局觀,所以繼續道:“陛下此次親征,三大營是必然要帶的。”
英宗點點頭。
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是負責拱衛皇帝的軍隊,屬于大明最核心的戰營,擁有最強悍的戰鬥力,五軍營是步兵,防禦最内圈,三千營配馬,屬于騎兵,負責巡哨,神機營裝備火器,負責外圍防禦。
皇帝每次親征,必然帶着三大營,這是慣例。
王振繼續道:“十五萬石糧草已經開始起運,月底就會運到大同,陛下如欲親征,軍器随軍帶過去就可以,就不必單獨起運了。隻是這軍隊,如果隻帶三大營,不足以威懾蒙元,還需抽調一批京營。”
英宗點頭道:“大明有先生,是大明之幸啊。”
王振連忙起身行禮:“陛下過獎了,内臣有幸伺候陛下,乃是内臣的福分,大明之幸在于陛下。沒有陛下慧眼識人,内臣怎能做得了這司禮監掌印。”
英宗揮揮手,讓王振坐下,道:“先生請坐。此事還需先生幫忙,看看如何說服六部大臣。”
王振坐下。
半個時辰後,二人商議完畢,便命人招各部大臣商議親征之事。
然後,果然不出意外,大臣們聽到皇帝要禦駕親征,堅決果斷地拒絕此事,雙方便在禦書房這裡吵了起來。
大臣們的意見是,大同邊患乃是疥癬之癢,不足以威脅江山社稷,大明又沒有必勝的把握,皇帝沒必要親征。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死而複生做島主 一夜之間我逆襲成為頂級巨頭 三國:曹家大孝子,專治叛逆爹 逆旅 魔教教主的小嬌妻 大唐:誰讓楚王上朝的 風流狐妖俏郎君 三國:雄亂 穿越大唐我家财萬貫才不要當贅婿 穿越到古代當帝師 捕快遇狐 閻王下山 民國:擁大佬入懷,做港城之主! 穿越崇祯朝1628 朝露行 夢戲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流螢煜煜赴明月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财閥 紅星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