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紫禁城皇宮的昭仁殿内,老驸馬冉興讓、内閣首輔範複粹等一幹朝臣跪伏于地,叩首請罪不止。
然而,崇祯皇帝今日卻無意将責任推到他們衆臣工的身上,他揮揮手叫地上跪着的諸臣起身。
他又從案幾上揀起幾封奏疏,簡單的翻了一翻,才将兵科給事中張缙彥叫到他的禦案前跪下,問道:“爾在奏疏中提到的河南之事,現在當面奏來。”
張缙彥又再次叩過了頭,才回道:“洛陽失陷賊手後,福藩世子的下落傳說不一。臣思當此時候,親藩之所在,幹系甚為重大。
臣因見河南撫、按所奏塘報,俱未将此事言之詳細确鑿。臣本是河南人,因之聞福世子現在孟縣。”
“你是如何知道如此詳細的?”
“臣有親眷自家鄉來京,臣曾向他詳詢此事,是以知道。他在孟縣中曾親見福藩世子身穿孝服,故知福王殿下遇害為真。”
崇祯皇帝長歎一聲,眼中再次灑落下淚花。
張缙彥又奏道:“福王素為神宗皇帝所鐘愛,享國四十餘載。今遇國變,身死社稷,凡葬祭慰問,俱宜從厚。”
崇祯皇帝點頭道:“你說得是。”
他又揀起一封奏疏,道:“依宣鎮張誠所奏,世子确已為其所救,現正護送往懷慶府城安頓。陳新甲,張誠奏言洛陽乃是内賊獻城,才緻失陷,具體為何?
撫臣李仙風現在何處!”
陳新甲本是站在衆閣臣之末,聞皇帝陛下召喚忙前行兩步至禦案前,他先将張誠密信所言洛陽失陷經過奏于帝前,又回道:“據李仙風前次奏報,其已領河南副總兵陳永福部兵馬前往豫北剿賊,至于現在何處,未有新的奏報。”
崇祯皇帝很不滿意地搖了搖頭,說道:“賊從洛陽往汝州南去,李仙風卻領兵往黃河北來,明是規避,懼與賊作戰。
就說高名衡,先報洛陽城陷,福王尚在,後報又言遇害,兩相矛盾,也太忙亂了!”
他随即又向衆閣臣們問道:“福世子奏言闖賊殺王戮官,在河南府境内更有何王被害?”
殿中的幾位閣臣都言未有聽說。
崇祯皇帝卻不放心,他又問了一次。
他們仍推說不知,對此陳新甲到是在張誠的密信中知道得一清二楚,但見幾位閣臣都是推托不言此事,他自也不便過于張揚自己,便也不言不語起來。
仍是兵科給事中張缙彥走出班來,跪下奏言道:“洛陽失陷前,賊已破永甯,内有萬安王被殺。他是伊王一支的郡王。”
見崇祯皇帝不再追問,他接着又道:“洛陽失陷,凡王府宮眷,内外官紳士民,焚劫甚慘。此時賊已出城南向,當選派一軍,速複洛陽,安定豫西。
皇上此前已發河南赈濟銀三萬兩,是否先調用銀五、七千兩,用于專濟洛陽,收拾餘燼,以救燃眉之急?”
崇祯皇帝說道:“現今河南處處饑荒,哪裡亦都是緊要的。朕當再行籌措,即着欽遣官帶去就是。”
這時,内閣首輔範複粹上前跪奏,道:“臣聞福王身邊有兩個内臣,其忠義可嘉。”
崇祯皇帝掃了他一眼,道:“還有哪些地方上的道、府、縣官及鄉宦、士民,凡是在城破之時效忠盡節的,皆當查明,朕當一體褒嘉。”
範複粹聞聽帝言,心中頓覺慚愧,急忙叩頭而退,他在内心對自己暗暗責備不已:“唉,我怎麼隻想到了兩個内臣呢!”
内閣次輔陳演也在一旁躬身行禮,說道:“福王殿下身殉社稷,臣奏議當立特廟。”
崇祯皇帝沒有做聲,對此不置可否。
此時兵科給事中李焻又出班跪下奏言:“曆來用兵,惟有以勝制敵,方能樹立軍威,鹹服敵寇。而閣臣楊嗣昌督師剿賊至今,已有年餘,惟初時瑪瑙山獲一小捷,此後便寂寂無聞,威勢漸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似雪照君顔 再愛一次 重生學院 十五天未知命運 遺落人間 弟弟從來不用哄 皇後許氏 臭弟弟,下山來禍害你師姐啊 他沒說分手 相互依戀 逃離明尼蘇達 狂戀他[娛樂圈] 千年老樹之我的三國夢 獠牙 時光不浪費[校園]+番外 月下村gl 反派女王她出山了+番外 陷阱呢 穿越成為腹黑權臣的掌中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