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慣性如此大?
難道高仙芝和封常清注定要死在潼關?
然後哥舒翰頂替,再來一次靈寶之戰的全軍覆沒?
最後長安城被安史叛軍攻破,無數人慘死?
“郎君有何顧慮?”
王忠嗣看出了李倓心中有憂慮,開口問道。
“王公可知高仙芝?”
“高仙芝是安西節度使,我自然知道他,這個人打仗很有本事,但缺點也很明顯,有些急功近利。”
說得好聽是急功近利,說得不好聽是嗜殺、貪婪。
嗜殺在古代的将領中很常見,貪婪也不少見,都是人性所為。
隻是高仙芝位于高位,打仗除了能力以外,還有運氣成分。
為什麼《新唐書》對王忠嗣的評價是這樣的?
以忠嗣之才,戰必破,攻必克……論祿山亂有萌,可謂深謀矣。然不能自免于讒,卒死放地。自古忠賢,工謀于國則拙于身,多矣,可勝吒哉!
為什麼王忠嗣一生打了無數次仗,能戰必破、攻必克?
而高仙芝在怛羅斯折戟沉沙?
兩個人都是當世名将,區别在哪裡?
區别就在于王忠嗣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最好不要打。
高仙芝是打仗能力極強,但也十分自負的一面。
怛羅斯之戰,是高仙芝擅殺石國之後引發西域政局混亂的結果,這種時候,需要政治手段和軍事手段相輔相成,而不是冒進一戰定勝負。
說到底,王忠嗣更穩,更适合做帥。
高仙芝就如同一柄鋒利無比的劍,但劍揮砍太猛,有時候會折斷的。
所以在王忠嗣眼中,高仙芝急功近利,一點毛病也沒有。
李倓也同意王忠嗣的評價,但他心中依然還是想保住高仙芝。
因為西域對大唐來說太重要了。
怛羅斯之戰,他李倓日後自有安排。
李倓又問道:“高仙芝被派往陝州做防禦,封常清被派往洛陽,你覺得封常清能擋住安祿山嗎?”
王忠嗣沉吟片刻說道:“如果換做我現在趕往洛陽,我面對安祿山的兵馬,很可能擋不住安祿山!”
“連泰山也擋不住安祿山嗎?”元載驚歎道。
在元載心中,自己這個嶽父可是大唐第一名将啊!
“打仗不僅僅需要合格的将帥,更需要訓練有素的士兵,東京洛陽根本沒有可戰之兵,封常清我也聽說過,此人極具才能,我打不過,他肯定打不過。”
李倓繼續問道:“那洛陽被破,陝州能擋住安祿山嗎?”
“如果洛陽被破,高仙芝隻能撤兵到潼關,因為陝州不具備防守價值,潼關易守難攻,隻要在潼關駐防,我們在汴州打叛軍的後方,切斷叛軍後方糧道,叛軍必然人心慌亂,此時如果朝廷能派朔方軍到河北,河北諸郡必重歸朝廷,叛軍則被壓縮在了汴州洛陽一線,死路一條!”
李倓深吸了一口,王忠嗣真不愧是王忠嗣!
他沒有上帝視野,但他看如今之形勢,卻一目了然。
正确的打法就是要按照他這樣打。
“但是這裡面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關中的糧食補給。”王忠嗣強調道,“我們企圖切斷叛軍後方,斷其糧道,但叛軍也必然想斷關中糧道,南北運河的重要地方都會有叛軍主力,關中人丁密集,一旦糧道被斷,必然會人心大亂。”
比起安祿山的叛軍糧道被斷,關中京畿糧道被斷一定更可怕。
因為叛軍糧道被斷之後,叛軍可以四處搶,強行續命一段時間,而關中卻無法做到。
最後,王忠嗣說道:“所以大王之前安排從南面調運糧食走扶風,是最正确的一步。”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越之極品修仙 牙醫是很溫柔的呀 重啟漢末,弼馬溫申請逐鹿 金鋒關曉柔 重生之嫡子歸來+番外 如果我不曾見過山川+番外 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 請玩家不要招惹軟糯NPC 她的司先生 三江書院 穿越獸世之祭司降臨 三國謀 文豪:維多利亞1895 是長公主在搞事 精神病糖果 重生之獨寵殘疾前夫 一不小心掉到富貴人家 談戀愛不如結婚 金陵疑兇 邊緣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