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榮甯一隻是偶爾來這個小院子,她書房裡的東西倒也不少,什麼正經的不正經符合她身份不符合她身份的書,都整齊有序地擺在那裡。再加上老仆每日的打掃,這裡有的隻是書卷的味道,并不曾發黴。
榮甯一出去了,延壽君之前就得到過她的同意,可以随意進出這個書房。幼時的延壽君極愛讀書,後來經曆變故,又是裝瘋賣傻又是終日昏醉,讀書這種會引人懷疑的事便隻能偷偷進行,隻有待在榮甯一的書房裡,她才能稍微松口氣。
想讀什麼書都可以,不用管他人的目光。
延壽君在那一堆書裡挑挑揀揀,連着翻了幾排的書,許是她太過焦慮,竟沒瞧見何意的。最後,她的目光落在《國史》身上。
神國曆來修史都是官方的事,私人著史需要得到特許,否則就要面臨牢獄之災。《國史》是大約五六年前出現的一部書,它突然出現在市面上,因其内容與神國官修史書大相徑庭,某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所以立刻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同時帶來的也是極大的争議。
喜歡這部書的人恨不得大肆吹捧,然而因其内容不宜多說,故而多藏在枕頭底下。而厭惡這部書的人也不在少數,除了因為該書大膽颠覆神國曆史,更要命的是,它給出了神熇三十九神女嘉虞之死的另一個答案,為着這個,《國史》成為禁書。
當時的神都尹親自出馬,調查相關人員,最後查到了《國史》的刊印之所,确定了刊印數量,順藤摸瓜,揪出了上百人,這些人上至十八勳舊,下至普通百姓,或殺或貶,處分不一。盡管如此,流出去《國史》一書隻收回了三分之二,剩餘三分之一仍在私人手裡。
因為涉及到延壽君的生母,延壽君當時自然關注了這件事,正是因為涉及到她的生母,她反而需要更加小心謹慎。她沒有過多糾纏此事,她知道有人對她的生母是同情的,但她不能确定寫《國史》的人是否保留着這份同情,又或者隻是利用此事罷了。
《國史》真正的撰寫者并未找到,那些直到最後仍然藏着該書的人也沒有被揪出來,就像各方面達成了某種奇妙的平衡。所以,延壽君在榮甯一的書房裡看到《國史》一書并未感到驚訝,她相信榮甯一本不打算隐瞞這事。
但延壽君還是感到不安,她翻開了榮甯一書房裡的《國史》,直到确定那是流到外面的刊印本,這才放了心。然後她翻開了《國史》,從頭看起。
神國的曆史很長,《國史》是挑着寫的,且每一個字都在挑戰官修史書。延壽君的目标很明确,她想要從中找個範例,對于内容反倒沒那麼在意。
終于翻到了那一頁。
是關于神熺和巫神的。
(“神熺”是汜留上神在人間擔任神尊時的尊稱,巫神自然就是裔昭,不過那時候裔昭擔任的職務是“大祭司”)
官修史書裡的記載是,出身巫族九姓的裔昭六歲時與出身士族九姓的宣薔同時成為幼年神熺的伴讀。後來,宣薔為保護神熺英年早逝,裔昭成為神熺唯一的伴讀,并陪着神熺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後來,神熺登上尊位,裔昭成為大祭司。
神熺之女彥桾拜裔昭為師,但是彥桾不滿裔昭族人的專橫,且拒絕與裔氏一族聯姻,轉身就與康氏一族的子弟完婚。康氏一族曾是神熺登上神尊之位的最大障礙,彥桾此舉無疑站到了生母的對立面。
随着矛盾的激化,彥桾铤而走險,刺殺裔昭不成,随後退到南山神廟自盡,史稱“彥桾之難”。彥桾死後,神熺頗有悔意,但她最終沒有為彥桾翻案,而是任由裔昭獨攬大權。若幹年後,神熺暴斃,裔昭以神熺遺訓扶持年幼的新神尊,并迅速向異己舉起屠刀,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在那之後一直到她一百二十歲過世,大祭司裔昭才是神國真正的“神”。
官修史書強調裔昭權力來源的合法性,所以着重宣揚裔昭與神熺的親密關系,這引起了後人的無限遐想。裔昭在世時,就有流言說裔昭與神熺的關系已經超越了“朋友”二字,這在當時引起了恐慌,而裔昭對此不置可否,倒像是某種程度的默認。由于裔昭是這種态度,野史雜文裡的傳說就更多了。
延壽君當然知道神熺和裔昭那一段往事,隻是她從來都是瞧着官修史書長大的,輕易不敢用旁的觀點。這次偷偷翻閱《國史》,不過是想瞧瞧有沒有更确切的說法,好給與她更多勇氣。隻是,延壽君失算了。
《國史》裡的記載,都是陰謀。
按照《國史》的記載,裔昭成為神熺的伴讀本就是裔家人的算計。按照當時的情況,神熺的親姐姐濋留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神女,伴讀隻有神女才能擁有。當時尚且不具備資格的神熺擁有伴讀,本就暗示着權力争鬥。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私人信仰+番外 離婚後豪門前夫徹底失了控 你困不住老娘[快穿] 山海民俗研究院 明日方舟:卡西米爾的刃騎士 他們都不一樣了[重生] 神尊她總想偷懶 我心匪石 七零,重生回渣男帶人舉報前 流放荒星,我種的植物有億點神奇 讓你修煉成神,你發瘋擺爛想去死 皇後她人設崩了+番外 開局一個路邊攤[美食] 我有一個異界穿越門 嫁給病弱王爺後 美少女的觸手系修仙 他才沒有對我念念不忘 和天王戀愛那些事 修仙還債二十年 溫柔的鄭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