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趣閣

書趣閣>情系集體戶 > 第219章 頭道圈的知青點(第1頁)

第219章 頭道圈的知青點(第1頁)

孫英敏、黎想、祝聯營在倪虹的引領下,出了大隊院門,向北拐,上了第三條街,向東拐,便到了知青點的院門。

院門兩側各有5間房,西邊是磚瓦房,機器轟鳴,那是大隊的磨米廠;東邊是磚平房,悄無聲息,那是小隊的馬廄;因為大車都出工了,隻有兩個飼養員在屋裡,坐在鍘草機上抽煙,所以才悄無聲息。

一進院便是長和寬各30米的水泥場院,兩棟廂房各21米,在廂房和大門兩側房子的夾角處的長方形小場地上,分别垛着柴禾和谷草。

西邊的廂房是跨度10米的磚瓦房,有210平方,是廚房、餐廳兼娛樂廳及生産隊隊部,地下是菜窖;東邊的廂房是跨度6米的磚平房,有126平方,是豬舍、雞舍和糧倉。

再向南走是四棟7間的磚瓦房,排成了兩排,門是兩兩對着開的,中間是水泥籃球場,也兼做場院。東邊的兩排房是女寝,西邊的兩排房是男寝。中間房間是洗漱間,南邊的兩排房是走廊在前面,北邊的兩排房是走廊在後面。都是通鋪式的南炕,室内有壁櫃,行李鋪得十分整齊,屋裡打掃得也十分整潔。

再往南走,有一趟20米寬、50米長的菜園子,兩邊有男女廁所,牆上爬滿了攀援植物,都是花卉,五彩缤紛。

這個點現有64人,男女生各半,其中上海知青3人,省城知青7人,地區知青16人,其餘全是縣裡的知青,從72年開始,縣裡有頭有臉的人物就開始往這裡送子女了,王震面子矮,交際又廣,縣裡的局長們一寫條子,他便收下。結果,沒有組戶來的,都是小車送來的。

張淑琴抽調回城了,新戶長兼隊長也是女生,叫林靜,是地區知青。她雖然叫林靜,卻一點也不靜默,口若懸河地向孫英敏介紹了她們戶的發展史。

原來,王震1968年領回了12名上海知青後,在蛤蟆灘挖了地窨子,夏天下河摸魚、撈蝦、種水稻,冬天刨土挑擔往崗地上運,改土造田,一年後才住上泥草房。

1969年省裡又下來了一戶知青,住他們的地窨子,就這麼一茬又一茬地來,一個又一個地走,直到1972年,大隊才開始建磚瓦房,到1973年才建成了現在的規模。這時,他們不再新建戶了,每年抽走多少知青,縣裡就補充多少,一度使集體戶十分松散。他便用他當兵的傳統開始治理了,給知青點30垧水田,30垧旱田,讓他們自負盈虧。這裡人多地少,全大隊8個生産隊,500戶社員,600垧地,知青生産隊占了十分之一,成了産糧大戶,一年能賣30萬斤糧食,收入3萬6。

大隊獎勵了他們一輛28拖拉機,他們跑運輸,收入4000元,磨米廠收入2000元,養豬養雞收入2000元,總收入4萬4,去了日常支出,人均年收入666元,日值達到了185元。

黎想問林靜:“你們一年用多少種子?多少化肥?”

她說:“3000斤稻種,6000斤化肥。”

祝聯營說:“你們總收入去掉3600元,是4萬零4百元,再去掉公社統籌、大隊提留、生産隊積累4400元,才剩3萬6000元,人均才562元5呀!”

她笑了說:“我的種子和化肥都是大隊撥給的,我們的3名上海知青有在供銷點的,有在小學的,有在大隊的,其他知青還有在拖拉機站的,在廣播站的,不在我們這開資。公社統籌、大隊提留都由大隊負責,有6個在大隊開資的,那4000元就是我們小隊的積累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衆妙之門裡的空間  開局回溯時間的我不會被病嬌所殺  夢中的高難世界真的能影響現實  萬仙逐鹿  在木葉當校長的我,默默成神  絕色總裁的貼身高手  提瓦特:我的眼裡有彈幕  禁止離婚!閃婚大哥後很上頭  中古戰錘:我真不是混沌走狗!  從慶餘年開始天道酬勤  偷聽我吃瓜,豪門明星全都塌  都有金手指了?誰還當炮灰  穿成豪門女配,覺醒後她躺赢了  寫給自己的九十九封信  一人之下國術宗師橫掃天下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鬥羅絕世:秋冬争鋒  我在驚悚世界裡當神  甄嬛傳之帶着金手指穿富察  詭秘:今月照古人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