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驗是柳維嘉最感興趣的事了。制造氫氣很簡單,把水通上電,用碳棒做兩個電極,就可以分解出氫氣和氧氣,但是氫氣易燃易爆,沒有回收裝置不敢輕易提取。
氣象員帶來的氫氣鋼瓶有加壓閥,可以把氫氣壓入瓶内,再注入汽球,那汽球充足氫氣後,直徑有2米,可以升到1000米高空。
下雨要有低層雲,低層雲是500米以下的烏雲。人工降雨是要在千米以上的卷層雲上撒幹冰,幹冰的溫度很低,遇熱後會汽化,使卷層雲結成露珠快速下沉,形成烏雲降下雨來。
汽球要帶着儀器升入空中,那繩子是尼龍繩,既細又輕還結實,千米之長,隻纏繞在一個直徑1米的輪盤上,架在了匹卡車的貨箱裡,那是氣象勘探車的标配。那匹卡車也是日野系列的進口車,足見國家對氣象科研的重視,車裡還有百葉箱和雨量計設備,一輛車便是一個氣象站。
兩個氣象員把車開到了堿鍋磚廠,把帳篷支在了西坡頂上,便開始給汽球充氣了。氣球也是尼龍布制做的,外邊有尼龍繩編的護網。那罐氫氣隻夠把它充圓,可在千米空中停置24小時。
在汽球升空前,柳維嘉就把電解水裝置做成了,那個魚缸成了電解水的容器。汽球一升空,她便将氫氣發生極連接的燒瓶口接到了鋼瓶上。鋼瓶瓶口的壓力表顯示着吸入氫氣的刻度,吸入4個壓的氫氣需要16個小時,每個小時都要補充被電極棒蒸發的水量,那水隻要冒泡就有氫氣和氧氣發生。化驗室的窗戸都打開了,以保證洩露的氣體能循環出去。
柳青之和苗先農承擔了化驗室的值班任務,盡管危險不大,他們也不讓其他人靠近。
天空中出現了汽球,成了堿鍋百姓街談巷議的奇聞。在雷曉穎的廣播宣傳下,奇聞成了科普,使北部戰區民衆對抗旱産生了希望和信心,坐水種的進度加快了。
立夏後的第三天,天空出現了白雲,氣象員每天都通過交換台直接向省氣象台報告數據。第五天,民衆們期待的飛機出現了,每天都飛過去,再飛回來一次。
飛機飛得很高,拉着省氣象台的技術人員釆集2000米雲層的數據。百姓們看見了飛機卻不見下雨,開始懷疑了,又有怪話出現了。說下不下雨老天爺說的算,就憑一個氣球和一架飛機是扯犢子。
面對社員情緒的跌宕起伏,省氣象台在省廣播電台發聲了,雷曉穎及時轉播了省廣播電台的節目,穩住了人心。
立夏後的第八天,雲彩多了,氣象員傳來了省氣象台的預警。說天氣趨勢表明,随時都可能進行人工降雨作業。但是,氣溫還沒有升到20攝氏度以上,降下的很可能是冰雹,要做好防雹準備。
公社都有高射炮,雲鵬馬上讓龐龍召集各公社武裝部長開會。武部長們七嘴八舌地說,如果把飛機打下來怎麼辦?
雲鵬把氣象員請來了。氣象員說:“飛機要在3000米高空作業,冰雹要在2000米形成,自由落體下降時間約每秒5米,行程是400秒,有6分多鐘,加上飛機撒的幹冰還有1000米的降落距離,第一層冰雹降落地面有10分鐘時間。飛機的速度按每小時300公裡計算,每分鐘行進5000米,10分鐘是5萬米。隻要你們見到有冰雹落地就開炮,是打不到飛機的。”
六個公社的武裝部長雖然都是轉業幹部,但是兵種不同,履職時間不同,軍亊業務也不同。有人又問道:“我們往哪打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提瓦特:我的眼裡有彈幕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甄嬛傳之帶着金手指穿富察 寫給自己的九十九封信 我在驚悚世界裡當神 衆妙之門裡的空間 萬仙逐鹿 在木葉當校長的我,默默成神 禁止離婚!閃婚大哥後很上頭 夢中的高難世界真的能影響現實 都有金手指了?誰還當炮灰 開局回溯時間的我不會被病嬌所殺 偷聽我吃瓜,豪門明星全都塌 中古戰錘:我真不是混沌走狗! 鬥羅絕世:秋冬争鋒 一人之下國術宗師橫掃天下 詭秘:今月照古人 穿成豪門女配,覺醒後她躺赢了 絕色總裁的貼身高手 從慶餘年開始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