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趣閣

書趣閣>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 舌尖觀影四(第2頁)

舌尖觀影四(第2頁)

同窗都知道他出身貧寒,家裡為了供養他讀書很是艱難,他本人也孝順又用功,連主播的高中數學都努力鑽研學習,不肯放過任何學習機會。

看他這樣,紛紛上來安慰他。

李遠山擦擦眼淚,謝過同學。

做黃馍馍的老黃給他的感覺太熟悉了,讓遠離家鄉求學的李遠山,看着他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除了對家人的思念,還讓他忍不住哭的,是這裡對廣大普通農民的态度。

他們這個時代有士農工商之分,但農可不是老黃那樣的鄉民。

一輩子沒出過家鄉,沒見過外面天地,在本地也沒有多少田地的農人,都不是受人輕視,是一直不被重視。

什麼時候真有人仔細看過他們,關注他們呢?

從前,李遠山自己也有不少問題,但他不敢問,隻想一心讀書科舉,讓家裡能夠改換門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現在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後世,他的問題似乎也有了一個的答案。

[遼闊的東北平原上,成熟的小麥大面積生長,金色的麥田一望無際。

鏡頭移動,一雙手在木桌上揉弄着濕潤的面團,把它做成一張圓形的餅子,紮上花紋。

“将小麥發酵好,在特制的火坑中烤熟,這種圓形面餅含水分少,極耐儲藏,是維吾爾家庭常年必備的主食……”

帶着各種顔色小帽,面貌異于中原人的男女老少走在街頭,一次就采購一大袋子的面餅回家,大的小的,厚的薄的都有。

“新疆庫車,大家用享用美食的方式來慶祝古爾邦節。”

一大家族的人齊聚一堂,圍着坐在地毯上,面前擺滿了不同大小品種的馕餅、水果、幹果,說說笑笑扯下一塊馕餅送入口中。]

就沒吃過的秦漢人:這都什麼?

秦漢以後和有相似飲食習慣的人可看的太眼熟了:這不是在打馕胡餅嗎。

面食地區的人看着不太一樣的馕餅,想起了大煎餅和鍋盔,但這兩個都不發酵,燒餅的話,也沒這麼大。

而少數民族們則是看着城市目不轉睛。

現代化的城市馬路,寬闊的馬路邊上卻有一個鐵做的馕坑,路上什麼車子都有,穿着T恤襯衫的後人,頭上卻帶着不同顔色款式的帽子和頭巾。

以後的新疆,他們也能有這樣的城市?

不了解的人不懂就問:古爾邦節是什麼節?

有明朝的回人彈幕回複:我們的宰牲節,這一天會宰殺牲畜,并用這些食物款待親友和貧困的鄉鄰,大家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一起唱歌跳舞玩樂。

在有效控制領域,能讓少數民族們也能有天幕的王朝是有,可能讓他們也對中央王朝有歸屬感的,不多。

一直以來,他們看天幕的态度都是糾結的。

能跟着天幕看更廣闊的天地,學習從不知道的知識,這當然很好,可那些未來的曆史,他們的認同感是遠沒有同時代的漢人認同感強的。

馕是他們的傳統食物,上面的奶茶、幹果也都是他們會吃的,古爾邦節也不隻是維吾爾族大節日。

能在這個美食節目裡,看到屬于自己民族的後代、文化,這給他們帶來的沖擊是很難形容的。

[灰白的蒸籠冒着熱騰騰的白色蒸汽,一端開,圓滾滾的白色面團緊湊的圍在一起,很是可愛。]

認出這是什麼的大家瞬間齊聲喊道:饅頭炊餅馍馍籠餅!

對片子裡稱它為“中原地區最受歡迎的主食”,中原人高贊同意。

因為時間太靠前,完全沒吃過饅頭的正統中原人:所以,它吃起來是什麼味道啊?

旁白在介紹蒸和五谷的曆史,大家也沒想到,‘蒸’這麼一個簡單的烹饪方式,居然也是他們最早開始使用。

大家不是很能理解,都有火有水會水煮了,外面人怎麼還不會蒸東西。

[貴州,黎平縣。

大山裡的村落到處都是不一樣的綠色,不規則彎曲的水田一塊一塊,一層層往上疊,很是壯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三國:從小兵到權臣  季總别再寵了,你老婆又上熱搜了  以誰之名默默愛你+番外  盲婚+番外  修仙異能掉線中  兩個人的聖經+番外  都市:修仙五年,無敵下山!  情深不負共白頭  心癢+番外  穿越港綜之千面人  你可愛到犯規  把男神扛回家  餘溫+番外  神開局:系統是我道侶!  快穿之炮灰的正确操作  謝謝你敢與我相愛+番外  荒唐+番外  禦劍乘風去  這丫頭很醉人  暖色+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