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齊國公罕見的表明态度之後,許多事不關己的公侯伯、外戚等紛紛站出來,要求嚴懲承恩侯,以正綱紀。
徐首輔就算到了此時還是想保承恩侯的,但他有心無力。
這件事實在太嚴重,誰也保不了承恩侯了。
對于忠恩侯的謀逆罪,也有朝臣提出有異議,“忠恩侯驕橫,但他素來膽小,恐無力作賊。”
“忠恩侯行刺陛下,為我親眼目睹,親自誅殺。”張勆站在朝堂之上,蕭蕭肅肅,身姿如松。
朝臣盡皆沉默。
到了定罪量刑的時候,徐首輔還是盡量想為承恩侯定個爽快的斬立決,而不是謀逆大罪所适用的淩遲處死。淩遲處死屬極刑,非常殘忍,徐首輔以不刺激崔太後為理由提出了這個觀點,新帝很大度的同意了。
但是,忠恩侯執刀行刺新帝,新帝認為必須以謀逆重罪論處。也就是說,崔家應該滅族。徐首輔為忠恩侯的家眷求情,“如果忠恩侯以謀逆罪論處,應誅九族,難道連崔太後也要牽連進來麼?”新帝道:“赦免出嫁女。”意思就是所有崔家已出嫁的女子不予追究。
徐首輔等支持崔太後的人心裡很苦。
其實隻要崔家一倒,承恩侯、忠恩侯那些已經出嫁的女兒都不會有好下場。她們的夫家本就是看在崔家的權勢上才迎娶她們的,一旦崔家敗落,這些人在夫家一定備受冷落,度日艱難。新帝這個赦免出嫁女看似寬厚,其實對崔家并沒多大好處,隻不過讓新帝更有理由定忠恩侯的謀逆重罪了。
忠恩侯以謀逆罪論處,滅族,赦免出嫁女;承恩侯入獄,秋後處斬。
崔太後被囚禁于延壽宮,以徐首輔為首的許多朝臣是強烈反對的,認為崔太後和她兩個弟弟的罪行無關。既然新帝赦免崔氏出嫁女,就應該對崔太後依舊禮敬。新帝卻說并不是囚禁崔太後,隻是崔太後犯了狂疾,不得不暫時請她在延壽宮中靜養。
“狂疾?”朝臣們不解。
新帝淡笑,“張大将軍的夫人在朕母後行宮之中遇火,自地道逃脫,可火場卻留有兩具燒焦的屍體,崔太後執意認為那便是張大将軍的夫人。即便張大将軍查看過後,堅決否認,崔太後依舊固執己見。諸卿以為崔太後這樣正常麼?”
徐首輔等人臉色怪異。
新帝這是在公開指責崔太後對張大将軍的夫人不懷好意,存心置其于死地了吧?
張勆緩緩的道:“彼時我親自察看過,我夫人每日必定佩戴的金葫蘆嵌火玉平安符不在身邊,況且臉型也不對,身形也不對,故此一定不是我夫人。崔太後也是大火之後才趕到的,起火時她并不在現場,卻一口咬定那具焦屍便是我夫人。她為何會那般肯定,并且一直固執己見?我以為隻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她并不是事發之後才到現場的,她知道内-幕;另一種可能,便是确如陛下所言,她發了狂疾。”
徐首輔等人額頭冒汗。
張大将軍這話更明顯了。所以崔太後在行宮的這一舉動,是把張大将軍得罪到了什麼地步?
更有人模模糊糊想到,若是張大将軍對崔太後如此不滿,那麼他親手殺死的逆犯忠恩侯是否真的謀逆了?但這個念頭一晃而過,不敢再往下想,因為若按這個思路想下去,接下來便要跟張大将軍為敵、跟張家為敵了。
跟張大将軍為敵,需要膽量。
張大将軍對他夫人鐘情之深,人盡皆知。如果崔太後存心要害他的夫人,那張大将軍若對崔家迎頭痛擊,也就不奇怪了。張大将軍這樣的英雄,你要殺他的愛妻,他還不跟你拼命?
承恩侯、忠恩侯的罪名定了,崔太後暫時于延壽宮“靜養”,也沒人有異議。
崔太後雖然是先帝生母,但她娘家弟弟做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她自己又涉嫌陷害大将軍的夫人。在宮中“靜養”一段時日,也是應該的。
唐夢芙和含黛陪慈聖太後在安壽宮前等候。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相府貴女+番外 欲踏諸天 末世風光:我們的求生之路 鳳逆九天:邪魅帝君輕輕寵 玲珑曲+番外 銷售婚姻/如果還能在一起 現實主義少年的青春物語 當愛情遇上科學家(出書版) 席少撩情:欲寵不休+番外 侯府嬌女/蕙質蘭心+番外 讓你代班,沒讓你中興大明 枕上寵婚+番外 一把破劍 彼岸有妖(出書版) 穿書七零,嫁糙漢老公吃公糧 阿玖+番外 回到大宋 從巨人開始的無限 豔客劫+番外 腹黑總裁之撩人小萌妻+番外